首页 我要做皇帝 下章
第九百三十四章 分野(1)
 刘彻给群臣们说的所谓海税和金税。

 其实就是针对捕鲸业和淘金业的特殊而设定的。

 譬如捕鲸,你出海了,只要楼船同意,你随便怎么捕,随便捕多少,也没有人能知道和妨碍。

 但是,鲸鱼油脂和骨头以及其他产品,都是大宗商品。

 只能从汉军的军港卸货。

 更重要的是,目前,整个世界,只有少府和墨苑在无限制大量收购。

 掌握了销售终端的刘彻,当然可以放心收税了。

 而且,收的毫不含糊!

 鲸鱼油脂以及其他海产品,统统直接在扣税之后,再把货款给人。

 就像后世点娘发稿费一样。

 作者君们人在家里坐,稿税已经到了税务局的账上。

 想偷税漏税?

 门都没有!

 至于其他海运商船,虽然⿇烦一些,但基本也是如此。

 船舶必须要靠岸,靠岸就要收税。

 在刘彻的预计里,捕鲸业的大爆,已经近在眼前了。

 旁的不说,继陈嬌之后。

 江都船厂,又接到了三艘新式捕鲸船的订单。

 当然,租佃人,肯定不是一般人。

 这三艘捕鲸船,都被刘彻自己的老丈人们订走了。

 临邛的程郑婴与卓王孙闭着眼睛就各自丢出了五千万钱作为租佃费用。

 反正他们儿子多,派一个去捕鲸,顺便表忠心,也是正常。

 至于第三艘的订购者,让刘彻有些意外。

 居然是他派去江都国的建陵侯卫绾。

 卫绾为了租佃那艘捕鲸船,可谓是倾家产了。

 连长安的宅子都卖掉了,才筹到了⾜够的钱。

 这个事情,卫雅儿已经跟刘彻吹过枕边风了。

 按卫雅儿的说法是她老爹觉得她的兄弟,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又没有技术防⾝。

 担心未来自己挂点后,不孝子败坏家声,辱及先人。

 所以,打算让他从事海洋相关事务。

 而卫绾觉得,捕鲸大有可为。

 所以就砸锅卖铁,也要将卫信变成大汉王朝捕鲸先驱之一。

 至于事实真假,刘彻是懒得关心了。

 反正,捕鲸船这种东西,租的越多,他的收⼊越⾼。

 而且,更夸张的是——刘彻可以通过租船和授权许可的方式,获得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变成收购鲸鱼油脂和其他产品的资金,然后再租船…

 嗯,很眼吧!

 确实是有些像后世臭名昭著的那些所谓的P2P借贷平台。

 但与这些P2P相比,刘彻⼲的这个事情,因为有利可图,而不再有风险。

 鲸鱼油脂和其他制品,用途广泛,而且不愁销路。

 只要有⾜够的人手,⾜以在三五年內就形成一条‮大巨‬的产业链。

 至于金税,就更简单了。

 想要淘金,就离不开河流。

 只要把住河流,就能掌握⻩金的流动走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子大度,准许士民淘金。

 但这税,你总不能不吧?

 去年怀化的淘金客,数以万计,淘到的⻩金,超过数万金之多。

 折算成五铢钱,大抵是价值数万万。

 今年,怀化的淘金客是只多不少,⻩金产量也肯定会出现新⾼。

 毕竟,去年大家都是新手和小⽩。

 而今年,则都已经成为老油条和手了。

 捕鲸和海运商贸以及淘金税加起来,刘彻预计,今年开征后,至少能⼊账数千万,若是运气好,⼊账个三四万万,也是正常。

 这样,广关的启动资金就有了。

 但大臣们,却都对此有所疑虑。

 这也正常。

 ‮国中‬自古就是靠农业收税。

 虽然刘彻即位后,玩起了盐铁和铸钱,通过垄断经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但,这铸钱和盐铁终究还是依托于农业社会之上的商品经济。

 而这海税和金税,却是汉家第一次征收。

 能有多少,能不能填广关的费用。

 群臣心里都没有底。

 好在,这样的事情,并非在历史上没有先例。

 当初,管仲相齐,通轻重之权,缴山海之税,使得齐恒公霸天下。

 那是‮国中‬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尝试用工商和鱼盐之利強国。

 只是,自管仲之后,就再无人能用这工商和鱼盐之利霸天下了。

 像战国七雄中的齐国,虽然富裕,但越富战斗力越差。

 甚至曾经被燕国这个万年小受按在地上暴打!

 自商君以来,‮国中‬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还是耕战。

 所以,大臣们有疑虑,也属正常。

 于是,刘彻不得不郑重的说道:“诸卿就不用担心了,海税与金税,必能満⾜广关之费!”

 即使不行,刘彻还有一个大招——霓虹列岛的⻩金!

 假如海税和金税不⾜以支撑广关之费用,那刘彻自然就会放出霓虹的⻩金和银矿。

 有了这个超级金手指,没有什么问题是没法解决的!

 群臣一听,也都不再质疑。

 毕竟,皇帝都保证了,你还敢不信?

 “朕打算在广关后,重新划分天下州郡疆域!”刘彻却是接着说道。

 禹贡天下有九州。

 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因此分别铸造九个大鼎,以像天下。

 到秦帝国统一天下,废分封而行郡县。

 秦并天下,四十有八郡。

 及至汉兴,⾼祖刘邦鼎立天下,郡县数量增加到六十余个。

 因而,‮家国‬实际上已经很难管控这么多的郡县了。

 毕竟,‮家国‬作为一个机构,它很难针对这么多的郡县做出恰当的反应,更别提监管和控制了。

 于是,州制重新出炉。

 刺史的前⾝,监察御史粉墨登场。

 惠帝三年,初置三辅监察御史。

 随后推行到天下。

 监察御史的职责,有九条。

 主要职责,就是查诉讼,看郡守和地方官到底有没有草菅人命。

 一般监察御史任期为两年,每年冬十月,他们从地方回到长安报告情况,十二月才返还驻地。

 然而,这个制度很快就被官僚系统所击破。

 太宗孝文皇帝十三年,发生了监察御史们与地方郡守联手舞弊的丑闻。

 太宗大怒,下诏遣丞相诸史出刺州郡,并督监察御史。

 这就是督御史的由来。

 所以,监察御史是归御史大夫控制,而督御史,则属于丞相管理,并且由丞相府的东曹令史们出任。(注1)

 但‮家国‬与官僚的斗争,从来都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刘彻这才一松懈,就闹出了刷政绩的丑闻。

 再不想点办法,这些家伙就要上天了。

 实际证明,现在的监察御史和督御史,已经很难控制和管控这么庞大的‮家国‬和疆域了。

 毕竟,无论监察御史还是督御史,都是些六百石的小官。

 他们的属官加起来,不超过十人,加上佐吏,撑死三四十人。

 而他们常常要负责一个郡,甚至一个州数郡的地盘。

 就算他们累死,也管不过来!

 所以,刘彻已经决议复活九州!

 错了!

 应该是十二州!

 看着地图,刘彻的眼神渐渐明亮起来。

 “昔者,尧定天下,有十二州!”刘彻张开双手,说道:“圣王之治,朕愿依之!”

 这就是‮国中‬这样的文明古国的好处了。

 想改⾰,想要依据?

 没有关系,翻翻史书,你总能找到先王和圣贤们⼲过的类似事情。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所有人类所可以推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改⾰,‮国中‬的老祖宗早试过一遍了。

 什么共和****,自由集体,史书上都有这样的故事。

 当今天下,随着汉室地盘的扩充。

 九州,已经不再合适了。

 “以广关之后的关中为中州!”刘彻在地图上重重一点。

 “五星出东方,利‮国中‬也!”刘彻昂起头,严肃的道:“东井、與鬼两宿,照耀之下,当为中州!”

 自舂秋战国以来,九州的划分,就从地理走向了星宿划分。

 二十八星宿,密布苍穹,古人抬头所望,于是,法像天地,以星宿作为天下州郡的分野。

 而东井、與鬼两宿,作为秦之分野,若不能将其照耀下的土地,纳⼊关中,成为中州的一部分。

 那就等于宣告了汉室自己认为自己不合法。

 因为,汉元年十月,发生了一件天文奇观。

 五星连珠,聚于东井。

 自五星连珠,聚于东井,⾼帝刘邦用五年统一天下。

 这些事情,被广泛认为是汉家受命于天的象征。

 更是汉家天子能统治天下,让天下人服气的本所在。

 从那以后,五就成为了汉室的圣数。

 宮廷的台阶,一定是五级、五十五级、五百五十五级。

 官印的文字,也肯定是五个字。

 而五星连珠所在东井星域,成为了汉室‮权政‬的化⾝,连带与之一并作为战国秦之分野象征的與鬼星宿也变得神圣起来。

 群臣这才纷纷醒悟过来,纷纷躬⾝而拜:“臣等愚暗不达大义,幸陛下神而有明,死罪,死罪!”

 许多人更是浑⾝上下都出了一⾝冷汗,纷纷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暗自庆幸方才没有反对。

 若是稍有反对,现在已然成为了‘现行反汉贼臣’。

 如今,天子放出星宿分野这个大杀器,群臣都只能是竖着耳朵,恭⾝听命了。

 因为这是政治正确。

 正所谓:自初生民,世主未尝不历⽇月星辰?及至五帝三王,绍而明知。內冠带,外夷狄。

 先王之政,也是子孙后代敢唧唧歪歪的吗?

 你想要对抗祖先吗?(未完待续。)  m.GUgeXS.cc
上章 我要做皇帝 下章